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诗人——曹操 (1/3)

第二百三十二章大诗人——曹操

建安十三年公元二零八年初春的一个早晨,许昌城空旷的行宫的一个花园里,曹操背手信游;凛冽的寒风吹刮着他腮边那一部浓黑的须髯。

这一年,他年满五十三岁。大半生的戎马生涯过去了,他先后镇压了黄巾军百余万人,迎奉了穷途末路的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并雄霸北方。然而,就前一年,他发兵南征,意图统一大汉,此的宏略却受到了极大的挫折宛郡之战、虎牢关之战的失败使他预感到,要短时间灭掉刘备几乎已成为不可能的事。

这时,花园里信步漫游的他似乎已看见了一幅刘备军欣欣向荣的图景,而这可是他不愿见到的。他不敢深想下去,只是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令曹操难过的还不止于此。半个月之前,他心爱的幼子曹冲,一场突发性的疾病中夭亡了,曹冲去世时,年仅十三岁。

曹冲自小生性聪慧,五、六岁的时候,智力就和成人相仿。是一个早慧的天才儿童,是以深得乃父曹操欢心。

然而,这样一个聪敏过人的孩子,却为苍天所薄,稚龄而夭。曹操为失去了这个一向看好的幼子,半月来已不理公务,唯有意志消沉而已。

这时,下人通报荀彧求见。

曹操吩咐士兵请他进来。

荀彧见了曹操。

荀彧见曹操神色消瘦,宛郡之战、虎牢关之战的败北和幼子之伤逝而意气不存,便询问道“明公是否还思念小公子乎?”

曹操微微点了点头,轻叹道“冲儿,智比天高,从师当代大儒邴原。每每见解独到之处,就连邴原也自愧不如……”

这邴原是汉末大儒郑玄的同乡。并与郑玄齐名,同为汉末两大学者。他家乡时曾拒绝北海相孔融的推举;避难于辽东之后,他并不接受当地霸主公孙度的征召。然而,当曹操平定河北后,他却主动接纳了曹操的任命。

邴原名响天下。

有一次,曹操平定的北方,河北地区地士林大夫特别为他举办了一次庆功大宴,一向关心士林大夫动向的荀彧知道后。以为邴原要参加,还特地专程从许都赶到了昌平。

酒酣耳热之后,曹操环顾前来庆贺的一干众人,说“我此番返回许昌城,早已料到大家会为我此接风;但我窃议者,则唯有邴原不会前来。今观之,果然不出我料!”

谁知话音刚落,门下便高声通报。原东阁祭酒邴原进谒。曹操闻报,惊喜万分,连鞋子都来不及穿上,提手中,脚上只有一层裹布。便往外迎接,一看到邴原,就说“从来的贤人,都是无法捉摸的啊!我还以为您不来了。想不到能枉驾光临,我对您的仰慕之心,于今方足……”

却不料邴原不出一言,几个动作拜谒完毕,就掉头走了。场的士林大夫中,竟有上百人弃了曹操,跟随邴原而去。

当时,曹操位高权重。乃大汉第一人。古时宴会人数本就不是很多,众多士林大夫竟为一个邴原为舍大汉第一人曹操而去,而且一走就是上百人。可见邴原的声望何其之高。

当时曹操一愣,心中倍感不快。毕竟他东征西讨,威名响掣大汉。什么时候受过这等待遇,给他摆地酒宴,还没有开始多久,人就走了一半。

不过他也很好奇。感到非常奇怪一个毫无权势的学者。为什么会有如此魅力,令场的这许多士林大夫连他曹操也不顾了。尾随而去,以表敬仰?

于是他就问坐身边的荀彧。

荀彧笑了笑,回答说“其实有资格受到如此尊敬的,天下也唯有邴原一人而已。”曹操见荀彧避而不答,又道“真想不到一介文人的影响力会有如此之大!”

荀彧乘机说“像邴原这样的一代奇人,是士大夫中的瑰宝,可称为天下第一大儒。主公何不极力礼遇他呢?”

曹操急忙说“那当然,这也正是我一向地心愿啊!”

从那时,曹操对邴原是敬礼至极,甚至还将自己喜爱的儿子曹冲拜其为师。可是天妒奇才,就连邴原都忍不住称赞的曹冲居然其十三岁的幼儿之龄,就不幸早亡,令人惋惜不已。

荀彧知道曹操有霸气的一面,也有温情地一面,对于曹冲的乖巧、伶俐、善良仁慈曹操是疼爱有加。

不过,荀彧是个严肃的人,他并不希望曹操因私而费公,当下非常严肃的说道“明公万勿以一时之胜败和一事之存亡而伤及大雅,乱了方寸。岂不见孙、刘虎踞,眈眈相视。明公惜日雄心何?明公惜日地雄风何?莫非明公服老了,若是如此,彧以年近五旬特请告老还乡!”

这时,突然曹操身后人影一闪。

杀神一跪地拜道“丞相,奉孝先生将手中杀神谴回,打算告老还乡。”

曹操顿时大惊,荀彧和郭嘉乃曹操的左右双手,荀彧被曹操喻为汉之张良,郭嘉喻为汉之陈平。

张良乃刘邦的第一谋士,西汉杰出的军事谋略家,被刘邦称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起着比将帅有力地统帅军队的作用。

陈平乃刘邦的第二谋士,足智多谋,一身献计无数,以“六出奇计”辅佐刘邦夺得天下。此二人是刘邦的左右双臂,曹操将荀彧、郭嘉比喻为张良、陈平,可见他们对曹操的重要。

曹操一听,此人要走,岂能不急,好曹操并没有真地意气不存,只是爱儿夭折外加战败。心情烦闷而已,其品味的一下荀彧的话。顿时大悟,知荀彧和郭嘉是讽劝自己因私而忘公,过分计较此次大战的失得,于是幡然醒转。

曹操口中自念道“服老了……服老了……哈哈……我曹操什么时候服老过,来人,笔墨侍候!”

曹操顿时豪气大发,背手园间。想起自己纵横四海地一生,虽年近甲子,仍有一腔大气欲裂胸而出。

片刻间,一首辞气壮阔的诗留了纸上“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古代乐府诗词。都编入词牌做歌。凡是曹操的诗,都填补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为尾。)

写完,曹操掷笔于地。大笑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