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许多的世界 (1/3)

许多的世界

不要以为打开地图,你就看到了全世界。不必好高骛远地吹嘘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也不必心灵鸡汤地宣讲一人一世界、一心一世界。你只要使用不同的交通工具,就感受了不同的世界。

不知道你注意过没有,机场的灯光是最亮的。雪白的光芒下闪亮的人群,那些闪亮的柜台闪亮的空姐、闪亮的旅客和闪亮的行李箱,甚至于闪亮的厕所闪亮的马桶。水龙头流出的水是软绵绵的,机场喇叭中播音员的声音是软绵绵的,候机厅内旅客的眼神是软绵绵的,连走向登机口的步态也是软绵绵的。

软绵绵,是从容不迫,是气定神闲,是财务自由下对生活质量的敏感。

火车站就不一样了,灯光略显昏暗,人声总是嘈杂。有挂满行李的壮士,也有拖儿带女的农妇。几个熟悉的人在候车室高声谈笑,也有胆怯的独行客猥集于墙角。南来北往的声音伴随着工作人员的喝斥,杂驳的脚步和急促的呼吸,这里没有从容的机会,不留给闲适一丁点的余地。

在两者之间,是出租车的天下,它是两个世界的连接点。

如果你在北京有多次座出租车的经验,那么,你会对连接点这个词的体会就更为真切。

老北京的出租司机是调侃的“兄弟,哪儿发财啊?”,“这个点出来,您可真忙”,“右边下车,慢走您啦。”

他们的抱怨也有优越感“北京特堵了,还不如石家庄,开车都不用带尿不湿。”“前门您知道吗,我住那儿的大杂院,老是老点,但是祖宗留下的不是?”

先辈的荣耀和首都的骄傲,培养了他们大气的心态;收入的微薄和地位的式微让他们的口气有点尖酸。但这不妨碍他们是连接点,因为在与三教九流的乘客交谈中,他们是江湖的知道者和感受者。他们仿佛对中南海的掌故一知半解,也仿佛对金融街的新闻道听途说,其实,他们也是底层的民众,只不过杂乱信息汇集的错觉,让他们自己觉得视野辽阔在社会的顶端。

我发现一个现象越是低收入的群体的人越对政治话题感兴趣,越是收入高的群体越对专业或职业外的信息谈论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