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收徒 (1/3)

驯鹰记 肖息 2548万 2021-04-20

随着辽军撤退,常剑虎所属部队跟随辽军向北推进,直到双方交战前的地界驻扎下来,其余大部分宋军则各自回到自己原来的驻地,常剑鹰和父亲一起随皇上回到了京城,沿途和铁拐李、小李子以及长乐道长等人依依分别。

回到京城,常剑鹰和父亲还未到家,早有唐贵先行回去通报,家人早早就在常府大门口等候。见到本以为已经去世的常剑鹰,唐梅喜极而泣,安慰了母亲后,常剑鹰又见过二哥和几个老仆人,最后看见一个漂亮的小姑娘托着一只鹰站在后面。

“大鹏!”常剑鹰惊喜地喊道,连忙走过去,看到养得膘肥体壮的大鹏,伸手要摸大鹏的头,不料大鹏转头就啄。

“畜生!连你家主人都不认识了。”小姑娘呵斥道,常剑鹰这才注意到这位姑娘,十六、七岁模样,自己并不认识,可能是自己离开后新来的一个丫鬟吧。

“这是你的妹子,小桃红。”听母亲介绍,常剑鹰才知道这小姑娘是母亲收的干女儿。母亲一直想要个女孩,甚至在常剑鹰小时候把他当做女孩来养,因此常剑鹰见到母亲收了个干女儿一点也不惊讶,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小桃红有意无意处处躲着常剑鹰。

听说常剑鹰回来了,昔日的狐朋狗友又找上门来,经过磨难的常剑鹰比起他们来成熟了许多,小伙伴口中的话题仍然和从前一样,见常剑鹰不感兴趣,以前无话不谈的小伙伴一时间找不到共同话题,尴尬相处一会儿后纷纷告辞,看到这些小伙伴还在碌碌无为地混日子,常剑鹰不禁感慨自己的苦没有白吃。而逃难的经历让常剑鹰体会到自由是多么的可贵,于是一天独自一人带着大鹏来到郊外,去除掉大鹏身上所有的束缚,看到其在空中自由地翱翔,常剑鹰默默地回到家中。

班师回朝后,宋真宗犒劳三军,官兵根据功劳大小予以加官进爵,武林人士大多不愿做官,因此也根据立功情况得到了或多或少的钱财奖赏。

曹利用因出使辽营,舌战群雄,最终以极低代价签下和约,立下头功,官衔连升三级,调至南方桂州任知府兼安抚使(当地驻军司令);陈尧咨也因射杀辽军掌旗官并出使和谈而立下大功,官衔连升两级,被封为刑部尚书,即六扇门掌门人。

在击退辽军东路偷袭的功劳中,射杀萧达凛的伙头兵军头张环被记头功,不仅被封为将军,还被宋真宗钦赐威虎军头名号;在战场上作法的张绍英道长也被记了大功,记功的官员知道宋真宗信奉道教,于是称赞张绍英道长的法术如何厉害,让几千普通老百姓一下子就变成了天兵天将,射出大量箭雨,打败了几万辽国铁骑。听说张绍英道长如此神奇,宋真宗还亲自接见,称赞其法力高强,张绍英谦虚说自己道法和武功都不如师兄朱自英,因师兄正在闭关修炼,才没有前来护驾,宋真宗听说后更是好奇,急于想见识一下这位比张绍英还厉害的道长,张绍英说师兄闭关时间不定,有可能几个月就结束,也有可能几年都出不了关,宋真宗听说后只得作罢。

虽然在击退辽军东路偷袭的功劳中风头被张环和张绍英盖过,出使辽营的功劳也比不上曹利用和陈尧咨,但常剑鹰总体功劳仍然不小,朝廷官员都知道其是常将军的小公子,这个在江湖人眼里武艺超群、熟悉兵法的常剑鹰,在这些官员印象中却是一名书生,书生读书的目的自然是博取功名利禄,主管封赏的官员和常家也有些交情,因此常剑鹰不同于其他武林人士只得到钱财奖赏,而是将功抵罪后,得到了一个五、六品的官职,等待礼部查看各地哪里有空缺后再正式任命。

在抗击辽军西路偷袭军中,郓州知州丁谓拒敌于黄河外,力保京城安全,立下首功。这丁谓据说才高八斗,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以前在建安(今福建省建瓯市)监制宫廷御茶,其制作的龙团凤饼贡茶深得宫中人士喜爱,还著有《茶图》一书,宋真宗见其有才,调任到郓州做知州。这郓州平常驻军也有两万多人,但听说皇上御驾亲征,当地驻军也前往护驾,只留下残兵五千多人。丁谓知道郓州是辽军西线进攻汴京的必经之地,一旦郓州失守,汴京岌岌可危,而黄河是郓州唯一可用来阻挡辽军的天险。

丁谓连忙带人到黄河边查看,却见黄河北岸老百姓因两军交战纷纷逃向渡口,都在抢着上船逃命,使渡口拥挤不堪,船夫们趁机大幅度提高船价,导致渡口一遍混乱,大量人员拥堵在渡口,无法过河。

丁谓见状叫人将一个死刑犯换上船夫衣服,拉到黄河边当众宣布“此人在国难当头时不听官府号令,私自哄抬船价,立即斩首。”

看到这穿着船夫衣服的死刑犯被当众斩首,一时间所有船夫都不敢再漫天要价,并且完全服从官府调遣,使得北岸逃难的老百姓全部顺利渡过黄河,然后丁谓指挥将所有船只都拉到南岸,再让南岸的青壮年老百姓都换上士兵衣服,每天跟在驻军后面敲锣打鼓,挥舞着旌旗,沿黄河岸边来回巡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