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大梁帝国】 (1/3)

耶律德光听从了他的意见,三月初一,耶律德光亲自领兵十余万在澶州城的北面排开阵势,从东西两面横向包围澶州两角,登城观望,契丹大军浩浩荡荡不见边际。

高行周的前锋部队在戚城之南与契丹军交战,从晌午到日落,互有胜负。耶律德光又指挥精兵向着晋军中军进击,石重贵也率兵出来摆开阵势严阵以待。

杨承勋担心祸及族人,便与诸弟共同计划,杀掉节度叛官丘涛,以及亲校杜延寿、杨赡、白延祚等人,割下他们的头颅,派杨承祚送给李守贞。

然后劫持了父亲杨光远,幽禁在私宅中,献城投降。石重贵考虑到杨光远曾从太原归顺,想保全他,有关官员说“难道有叛逆滔天而被赦免的吗”

于是命令李守贞自行处置。李守贞派人杀了杨光远,然后以病死的名义上奏朝廷。

就这样,后晋第六个造反的节度使最终没获得什么好下场。在杨光远造反的时候,青州城发生了件有趣的事情,成了时人八卦的话题,当时有个姓孙的人被围困在城中,他的田庄在青州西侧。

城门关闭了很久,内外,隔绝,食物都吃光了,全族都愁苦叹息。某天,有只小狗在旁边走来走去,似乎很忧虑的样子。孙某对小狗说“家里没有粮食,人就要死了,怎么办

你能为我去田庄取米吗”小狗摇摇尾巴,好像听懂了似的,这天夜里,孙某把一个布袋和书信系在小狗背上,小狗就从排水沟出去,到了孙家的田庄就叫了起来。

庄上的人开了门。拿下书信看了之后,让狗背了米原路返回,就这样,数月之内,如此往复,孙某全家得以不死。

之前。耶律德光取得贝州、博州,对这些地方的人加以抚慰,等在马家口跟戚城打了败仗后,他十分气愤,下令把所虏民众全部杀死,俘获军士全部烧死,此举引起晋人愤怒,举国上下从此团结合力,奋起斗争。

不久。契丹退兵,石重贵命令李守贞、符彦卿率兵东征。杨光远兵少将寡,只能绕城防守。同年十一月,杨承勋与他的弟弟杨承信、杨承祚见城中百姓相互蚕食殆尽,知道大事难成,便劝杨光远投降。杨光远不予采纳,说“我在代北的时候,曾经用纸钱驼马祭祀天池。都沉入池中,人们说我有做天子的福分。应该暂且等待时机,不要轻易谈论投降之事。”

耶律德光见晋军军容严整,吃惊地对左右说“杨光远说晋兵的半数已经饿死,现在为什么还有这么多”

然后派出精锐骑兵左右攻击,但晋军纹丝不动,契丹军退而向晋军的东翼进攻。也无法攻克。

战至晚上,两军死伤不可计数。眼见胜算无望,契丹只得引兵后退,在三十里之外扎营。

再战契丹

爷爷居然被孙子打败了,身为上国国君的耶律德光越想越气。于是在944年十二月卷土重来,再次领军大举南侵,当前锋到达邢州时,

后晋顺国节度使杜威派人从小道向朝廷告急,石重贵本想亲自出马,但恰好病来如山倒,

重病之中,只好命令天平节度使张从恩、邺都留守马全节、护国节度使安审琦会合诸道兵马屯驻邢州,武宁节度使赵在礼屯驻邺都以御契丹。

不久,耶律德光率大军赶来,在元氏建造牙帐,后晋朝廷惧怕契丹兵力强盛,下令张从恩等人稍作退却,以避其锋芒。

诸君不要瞧不起撤退,撤退也是门学问,但无奈张从恩此人学习不好,难堪将才,在调度撤退中没有章法,弄得诸军恐慌,溃退如潮,士兵成群,丢盔弃甲,军不成形,所过之处又焚烧抢掠,等退到相州时,全军已无法再战。

945年正月,石重贵诏令赵在礼回师驻扎澶州,马全节还师邺都,张彦泽屯驻黎阳,景延广把守胡梁渡。

初三,张从恩奏报说契丹军正逼近邢州。石重贵听后方寸大乱,又赶忙命令滑州、邺都方面军再次进兵抗拒。不久,契丹侵犯邢、磁、洺三州,所过之处,实行三光政策,几乎把那里抢光杀尽,然后又进入邺都境内。

十五日,张从恩、马全节、安审琦带领所部数万余人列阵于相州安阳水南岸。皇甫遇与濮州刺史慕容彦超率领数千骑兵到前方窥测契丹虚实,到了邺县,

将要渡过漳水时,突然遇上数万契丹兵,皇甫遇等人且战且退,等到了榆林店时,契丹大军已经赶上,皇甫遇与慕容彦超谋议说“我们现在退走,将会死尽无遗”

然后二人约束全军,停止退却,排兵布阵,视死抵抗,从午时到未时,两军力战数百回合,双方死伤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