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节、孤独的春节 (1/3)

83年首开春晚。据说办春晚只是央视几个编导临时的起意,他们也没有想到这台晚会会成为国人的一道精神大餐,带给十几亿中国人无尽的欢乐和永恒的记忆。

荣飞没有看过83年的春晚,那时家里还没电视。家里的第一台电视是84年买的,十六寸的福日牌彩电。家用电器正处于火爆销售的时代,在短缺经济下苦熬了几十年的中国人对各式各样突然冒出来的电器怀有极大的购买热情。那是真正的卖方市场,可惜好景不长,很快就变成买方市场了。中国体制改革爆发出的惊人的生产力对家电业是一次痛苦的洗礼,站住脚的企业不多,但它们的产品无论外观还是内在质量都与国外同时代的产品接轨了,相差的只是研发能力的不足,这个差距却在很多年后都没有彻底改变。荣飞曾想过自己进入这个也算暴利的行业,但先知先觉不等于无所不能,仔细考虑后放弃了这个念头。

记忆里的83年春节也是和奶奶一起过的,父母及叔叔婶婶都没有回来,他们只是82年为了分家回来陪老人过了一次年。那个春节的记忆是灰暗的,孤独的,精神和物质都极度贫乏,为了摆脱脑子里的那个倩影,荣飞极感痛苦。一面听着爆响的迎春鞭炮,一面苦熬漫漫长夜,在黎明时反而睡着了,直到邻居给奶奶拜年,自己仍睡在炕上。

可是情况不一样了。现在他手里握有绝大多数国人不曾拥有的财富,他有义务让奶奶的春节更加丰富多彩一些。

从腊月二十三的小年起,荣飞埋头帮助奶奶准备春节的一切。他去城里买了新的床单被单,奶奶的全套内衣,这时纯棉的衣服极多,而且价格比化纤的反而便宜。奶奶裹过脚,鞋子很不好买,跑了很多商店总算买到了合适的棉鞋和她要的裤脚带。她总愿意将裤脚用黑色的带子扎起来。看到商店热卖彩电,荣飞临机一动,花1600元买了台16寸上海产的金星彩电。雇了一辆三轮车送到了傅家堡,忙乎了一个下午在傅秋生的帮助下将天线架起来。

傅秋生是来给王老太送菜的,这个冬天他挣了去年三倍的钱,家里已经准备开春翻盖房子,农村定亲早,已经说下了邻村的一个18岁的女孩。秋生并不瞒荣飞,这么早就筹划结婚却让荣飞感到意外和不适应。

“太早了吧?过年你才二十啊。”

“村里都算虚岁的。”

“那也太早了。急什么呢?还怕找不到对象?”

“我和你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有个老掉牙的故事,不妨说给你听听。”荣飞注意到秋生已经学会了吸烟,一会儿功夫已经吸了二支烟。“一个放羊的孩子,每天辛苦放羊,别人问他放羊为什么,他说,为了娶媳妇啊,取了媳妇干什么?生娃娃呗,娃娃长大了干什么?放羊呗。秋生,要打破这个怪圈。你是不是觉得搞了二年大棚菜挣了点钱就不错了?”

“是啊。一个冬天挣的钱比种三年地还强。这还不好吗?”

“你就没有想过干得更大些?”

“不记得我给你说的了?大棚菜不是什么复杂的技术,别人很快就学会了,今年村里是不是已经有人搞大棚菜了?”

“是。西头有两户搞了,不过他们的菜不如我家的。”

“那是你们经验比他们丰富。经验嘛,很快就赶上来,到傅家堡家家都干这个,你的钱就不如现在好挣了。”

“家家都搞,这可能吗?”